導讀:面對如今的白酒市場,川酒集團正全力推進的“川酒集團+白酒定制中心”“川酒集團+散酒鋪子”模式,直擊定制酒、散酒市場的消費痛點。
行業再次進入深度調整期,傳統的“量減價升”產業特征被打破,品牌溢價面臨挑戰,新的發展道路在何方?
我們將視角回歸到消費端就會發現,當下的大眾消費者正在用“騎自行車去酒吧,該省省、該花花”的樸素邏輯撕開了“面子消費”的桎梏,轉而將真金白銀投給“高性價比”“高質價比”等產品。然而,在過去的這些年里,下沉消費市場普遍被名優酒所“忽視”。特別是在散酒市場,盡管其規模已經超過了800億,但信息不透明以及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依然顯著。
當消費回歸飲酒本質疊加產業周期性“洗牌”,市場的痛點恰好揭示了潛在的商業機遇。面對如今的白酒市場,川酒集團正全力推進的“川酒集團+白酒定制中心”“川酒集團+散酒鋪子”模式,直擊定制酒、散酒市場的消費痛點。該模式依托集團在供給端的原酒優勢,通過專業化運營解決白酒消費中的質價比缺失等問題;同時,結合標準化服務與場景化定制帶來的附加情緒價值,不斷消除散酒“生產無標準、質量不穩定、安全無保障”的隱患,旨在打破市場對散酒的消費偏見。

一記重拳,將品質好酒帶到縣鄉鎮
8月19日,川酒集團首家白酒定制中心在鄭州落成,主營企業定制和小單定制業務。彼時,行業觀察人士就指出,這一戰略布局打破了白酒行業定制成本較高的傳統模式,標志著川酒集團從原酒供應商向C端消費端品牌運營拓展邁出了關鍵一步。
9月21日,川酒集團又在C端戰略上打出一記重拳——“川酒集團白酒定制中心玄灘店”在瀘縣玄灘鎮正式開業,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散酒、成品酒以及小批量定制酒服務,是川酒集團在下沉市場打造的樣板店。“川酒集團白酒定制中心玄灘店”以散酒銷售為主,輔以成品酒和小批量定制服務;在產品配置方面,該店提供12種不同類型的散酒酒體,包括濃香型和醬香型,價格范圍從15元到360元不等。

作為川酒集團今年重點打造的下沉市場標桿之一,川酒集團在瀘縣除了開設“白酒定制中心”外,“散酒鋪子”也將同步推進。計劃年內,將在瀘縣增設10余家“白酒定制中心”及“散酒鋪子”,實現對瀘縣全區域的全面覆蓋。至此,“川酒集團+”模式的推進戰略路徑已然清晰——在省會(高線)城市以定制業務為主;而在縣鄉鎮(下沉)市場則以散酒銷售為主,兼顧小單定制服務。模式既定,便可快速復制,今年“白酒定制中心”及“散酒鋪子”將計劃在全國市場增至200余家。
“從落子省會城市鄭州到加速深耕瀘縣,川酒集團已經將品質好酒帶到了縣鄉鎮市場。”行業觀察人士認為,散酒的主要消費群體就在下沉市場,川酒集團的這一布局很有針對性;同時,背靠川酒集團雄厚的原酒、技術和品質實力,專業化運營的“白酒定制中心”及“散酒鋪子”有望在鄉鎮市場實現“降維打擊”。

大后臺+小前端,旨在打破散酒低質的消費觀念
盡管散酒市場在過去十多年里不斷嘗試專業化、標準化、連鎖化,但始終未能解決品質方面的根本問題:生產散酒的部分“小作坊”在生產源頭上無法實現標準化,產品質量不穩定,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,而大眾消費觀念則在不斷升級,傳統散酒的低質形象越來越被市場詬病。
川酒集團將如何解決散酒市場的消費痛點?
首先,產能儲能保障優質原酒供應。作為全國最大的原酒生產商和供應商,川酒集團整合了260余家酒企、5萬余口窖池,覆蓋12大白酒香型,目前,已具備60萬噸產能、100萬噸儲能的原酒實力。

其次,技術標準保障產品質量穩定。川酒集團由院士領銜的專家技術團隊通過統一品質標準,嚴格規范原糧篩選與釀造工藝,構建起四川最完整的原酒質量管控體系,筑牢品質根基;同時,依托雄厚的產能與儲能,以“中國原酒DNA數據庫”為支撐,打造“中國白酒芯片”,實現酒體設計的標準化、模塊化,散酒產品均按照成品酒標準生產,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得到有效保障。
其三,國企擔當保障產品安全。作為大型綜合性國有企業,川酒集團以“釀老百姓喝得起的純糧好酒”為企業宗旨,堅守質量安全底線。9月9日召開的川酒集團原酒產業發展大會上,川酒集團還聯合120余家川酒原酒聯盟企業共同發布《川酒原酒聯盟自律宣言》,將堅守產品安全、產品品質作為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。在市場的“小前端”,川酒集團又通過三大標準動作向消費者提供“看得見的明白消費”,即:明碼標價、溯源二維碼以及現場品鑒,確保了消費的透明度、質量的可追溯性以及所見即所得的承諾,進一步強化了“便捷、安全”的消費認知。
依托這些“大后臺”優勢,川酒集團白酒定制中心、散酒鋪子模式就能從根本上破除市場對散酒低質的偏見。背靠大樹,將散酒的品質提上去;發揮成本控制優勢,還能把產品價格“打下來”,讓“高質價比”的散酒在商業邏輯上成為可能。
下沉加速,開辟新增長路徑
川酒集團為何要加速向渠道端和消費端下沉?
隨著白酒消費趨向“祛魅求真”,回歸到飲酒的本質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趨勢。作為國有企業,川酒集團“釀老百姓喝得起的純糧好酒”這一企業宗旨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顯得尤為關鍵。
在今年7月召開的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會暨下半年工作部署會上,川酒集團明確提出兩個戰略:一是創新散酒經營生態圈,提速打造“中國散酒第一品牌”,構建散酒產品體系和價格體系,實施“百城千店”計劃,構建數字化營銷體系和數字化品控體系,塑造差異化品牌價值與影響力;二是創新升級定制業務模式,提速打造“中國白酒定制專家”,構建多層次、全場景的定制生態體系,打造城市定制中心,全面推行“定制管家”責任制,為消費者提供靈活、便捷、全方位服務支持。
“川酒集團+白酒定制中心”“川酒集團+散酒鋪子”模式正是這兩大戰略實施的關鍵載體。

行業觀察家進一步指出,無論是散酒還是定制酒,均是川酒集團布局C端的關鍵環節。通過解決散酒市場的難題和挖掘消費者個性化需求,川酒集團能夠有效擴展其面向C端(消費者)的業務能力,開拓新的增長路徑,并與B端(原酒交易)形成戰略性的互補,最終實現“雙軌”并行。同時,站在整個企業的角度來說,C端戰略的深化還可以強化消費端拉力,在擴大川酒集團品牌影響力的過程中去反哺B端業務,形成更為良性的產業循環。

